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酰基侧链对O--酰化壳寡糖/聚乳酸共混膜氢键的影响

李明春辛梅华李中皇毛扬帆

材料研究学报

以氯仿为共溶剂, 用流延成膜法制备了不同酰基侧链O--酰化壳寡糖/聚乳酸(OCS/PLLA)共混膜, 用FTIR、WAXD、DSC和TG等方法表征了共混膜中的氢键作用。结果表明, OCS/PLLA共混膜组分间存在较强的氢键相互作用, 主要发生在O--酰化壳寡糖的氨基和聚乳酸的羰基之间; 在保证脂溶性的前提下, 酰基侧链越短, O--酰化壳寡糖与聚乳酸之间的氢键作用越强, 组分间的相容性越好。

关键词: 有机高分子材料 , O-acylated oligochitosan , PLLA , blend film , hydrogen bond , miscibility

填料形态对丁腈橡胶杂化阻尼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影响

左孔成 , 张林 , 彭金方 , 肖新标 , 金学松 , 朱旻昊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4.05.015

通过在丁腈橡胶 NBR/受阻酚类抗氧化剂AO-2246共混物中填充不同形态填料(玻璃纤维和炭黑),考察对其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动态力学性能分析仪、扫描电镜以及红外光谱等表征手段研究发现,分别填充两种不同类型填料于 NBR/AO-2246共混物中,杂化阻尼复合材料阻尼值均呈下降趋势。填充炭黑相比短纤维,具有较为优异的阻尼性能,且随着炭黑粒径的增大阻尼峰有被拓宽的趋势。结果表明,填料导致阻尼值下降主要归因于 NBR 与 AO-2246生产的分子间氢键逐渐消失;填充不同形态填料,杂化阻尼复合材料呈现不同阻尼特性,归因于材料内部形成不同内部微观结构,即在其内部形成了大量界面,使分子间运动呈现不同的滞后现象;而不同粒径炭黑对阻尼峰的影响,可从界面区数量得到解释。

关键词: 杂化阻尼 , 炭黑 , 短纤维 , 填料形态 , 氢键

水与乙醇分子在金管内吸附作用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王耀群 , 陈权 , 朱训鹏

催化学报

使用分子动力学研究了乙醇与水分子在纳米金管内按照不同比例混合时的吸附现象, 并利用径向密度分布函数及水和乙醇分子所形成的平均氢键数来探讨纳米限制效应. 结果表明, 径向密度分布函数和氢键数目受纳米金管影响较大. 另外,水与金管之间的作用力比乙醇与金管之间的大,导致水分子形成的平均氢键数不同于乙醇分子的.

关键词: , 乙醇 , 纳米金管 , 分子动力学模拟 , 氢键

水热合成超分子网络化合物[Mn(phen)_2I_2] (phen=邻菲咯啉)及晶体结构

马天慧 , 贾林艳 , 任玉兰 , 尹永一 , 董维广 , 吕孝江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水热法设计并合成了一个新颖的超分子网络化合物[Mn(phen)_2I_2],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三斜晶系, P_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92705(19) nm,b=1.0370(2) nm,c=1.2775(3) nm,α=77.32(3) °,β=81.26 (3) °,γ=70.30(3) °,V=1.1240(4) nm~3,Z= 2.该化合物通过四种C-H...I氢键相互作用与两种π-π堆积相互作用把各个独立的结构单元连接成了超分子网络化合物.

关键词: 水热合成 , 配位键 , 氢键 , π-π堆积作用

羧酸型聚氨酯离聚体的结构与性能

邹伟 , 王贵友

机械工程材料

采用聚四氢呋喃二醇、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4-丁二醇和2,2-二羟甲基丙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羧基含量的聚氨酯(PU),然后采用乙酸锌对羧酸型PU进行中和,制备了羧酸型PU离聚体;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法仪(DSC)、拉伸测试机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研究了金属离子引入对PU离聚体的相分离程度、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离子的引入使得PU离聚体中氢键作用增强,PU中软硬段间微相分离程度提高,拉伸强度显著提高;材料呈现椭圆形微相结构,证实了PU离聚体中离子基团聚集作用的存在.

关键词: 离聚体 , 聚氨酯 , 氢键 , 微相分离 , 力学性能

含氟聚倍半硅氧烷改性植物油基聚氨酯

盛英佩 , 蒋平平 , 华静宇 , 张杜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可再生、环保型环氧大豆油为起始原料,合成出植物油基聚氨酯,并通过溶液互混方式,将不同质量的含氟聚倍半硅氧烷(OF-POSS)引入到植物油聚氨酯基体中,制备出聚氨酯(PU)/POSS纳米复合材料,并探讨聚倍半硅氧烷对聚氨酯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在PU的2个热降解阶段,初始分解温度都随POSS含量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DSC结果同样显示,玻璃化转变温度(Tg)随POSS含量的提高,表现出相同趋势.这种规律可能源于含氟POSS与聚氨酯硬段间的氢键作用以及纳米粒子之间的团聚作用.同时从扫描电镜图中可以看到,随POSS含量的增加,断面的不平整度增大,粒子间的团聚愈发严重.力学测试结果表明POSS的加入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材料的拉伸强度.

关键词: 聚倍半硅氧烷 , 植物油聚氨酯 , 氢键 , 热稳定性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对环氧树脂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黄强 , 刘波 , 王超 , 赵鑫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改性环氧树脂,以聚酰胺为固化剂,研究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对环氧树脂黏度、粘接性能、固化行为、耐热性能和微观形貌的影响。黏度、剪切强度、差示扫描量热(DSC)、动态力学性能(DMA)和透射电镜(TEM)测试表明: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与环氧树脂形成互穿网络结构,并且存在较多氢键,剪切强度显著提高,黏度也逐渐增加。当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为5份时,尽管玻璃化转变温度下降10℃,但粘接强度提高幅度最大,其中对钛合金和铜的粘接强度提高2.5倍以上,对PVC、ABS和SMC的粘接可以达到材料破坏,而黏度只增加了一倍。

关键词: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 , 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 , 互穿网络 , 氢键

SiO2微粉悬浮液的流变性能

陆成龙 , 彭玮珂 , 邓承继 , 员文杰 , 祝洪喜 , 黄青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14.01.012

利用流变仪按旋转法研究了高固含量SiO2微粉悬浮液的流变性,考察了固含量(其质量分数分别为50%、60%)、分散剂(六偏磷酸钠、高效减水剂FS20)和悬浮液温度(分别为20、40、60、80℃)对SiO2微粉悬浮液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iO2颗粒表面的Si-OH键对其流变性影响很大,固含量、分散剂和温度都能影响Si-OH键,改变颗粒间的作用力,从而改变悬浮液的流变性;高固含量的SiO2微粉悬浮液属于塑性流体,在低剪切区内,悬浮液流变特性满足Casson模型,黏度降低主要发生在这个区域;六偏磷酸钠和FS20的加入都能有效改善SiO2微粉悬浮液的流变性,而FS20的分散效果更好;20 ~ 40℃时,提高温度促进了悬浮液流变性,40~80℃时颗粒间发生脱水缩合反应使悬浮液流变性不稳定,在80℃时,脱水缩合反应剧烈且趋于完成,流变性能又趋于稳定.

关键词: SiO2微粉 , 悬浮液 , 流变性 , 氢键 , Casson模型

含羧酸与胆甾基元的硅氧烷类聚合物的液晶性能

王基伟 , 徐新宇 , 楚慧姝 , 李凤红 , 张宝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合成了液晶单体4-烯丙氧基苯甲酸胆甾醇酯(M_(ch))和单体4-十一烯酸苯甲酸(M_c),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得到了系列侧链液晶聚合物P_0~P_5.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偏光显微镜(POM)、旋光分析等手段对聚合物的液晶性能和相行为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含羧基的单体M_c(P_1~P_5)与不舍羧基的单体M_c(P_0)的聚合物相比,玻璃化转变温度(T_g)、比旋光度和清亮点(T_i)均明显降低,但是没有改变原聚合物的胆甾相类型;随M_c在液晶聚合物中摩尔百分数的增加,T_g继续降低,而T_i升高.M_c的引入拓宽了液晶聚合物的介晶区间.

关键词: 胆甾 , 羧酸基团 , 聚硅氧烷 , 氢键

丁腈橡胶/有机小分子共混物阻尼材料热稳定性研究

左孔成 , 张林 , 彭金方 , 肖新标 , 金学松 , 朱旻昊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3.24.007

针对丁腈橡胶 NBR/有机小分子 AO-2246共混物阻尼材料热稳定性欠佳的现象,借助动态力学分析仪(DMA )、红外光谱(FT-IR )、X 射线衍射(XRD)以及扫描电镜(SEM)等表征手段对其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含量有机小分子 AO-2246的NBR/AO-2246共混物,阻尼性能优异,但其稳定性欠佳。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阻尼性能下降与材料内部氢键逐渐消失有关,而氢键的消失会导致大量结晶体的产生,结晶体进一步对阻尼材料阻尼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在SEM微观形貌中发现,晶体易于沿着材料内部界面处优先生成,这归因于界面效应。随着退火温度提高,发现晶体形貌也发生了变化,即晶体结构处于不稳定状态,这是氢键逐渐消失的结果。

关键词: 杂化阻尼 , 热稳定性 , 丁腈橡胶 , 氢键 , 晶体 , 界面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